失控的疫情、失控的經濟
不只是封城

看到這則推文,非常能理解文中母子的心情。有不少台灣朋友說法國不願意犧牲少數人權益,所以只能選擇封城,但在位者從來沒有問過人民願不願意犧牲少數人權益,換取多數人封城?他們就是做了,而且其實很多數字根本無法查核,一切都是上面說了算,他們說什麼時候封城、宵禁,我們只能照做,語氣就像訓小孩「目前不打算宵禁……但是隨時有可能改變」,……我一直嚴重懷疑總理發言的時候花了很大的力氣不要笑出來。也就是同一批人自行決定只要自願在家隔離七天就好,遠不是台灣的14天+7天自主管理這種嚴格但有效的做法。媒體最喜歡報導那些犯規的人,「搶在宵禁前開趴」、「群聚狂歡」,但是卻沒關注沈默的大眾。所以如果你經常收看主流媒體,你會覺得法國人都不守法,但你卻看不到那些守法而默默承受後果的,另一種法國人。
如果大家要談尊重,所謂的尊重,是不是應該至少問過人民?沒有。那他們為什麼不問?為什麼堅持明明沒有用的封城?還是說他們志不在消滅病毒,是要藉著消滅病毒,達到其他目的?我周圍的法國朋友,是有一部份說「哎啊換成別人在馬恐龍的位置上也不見得做得更好」,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馬同志深得老大哥精髓。
沒有聖誕樹的一年

在臉書上看到一個朋友貼聖誕樹的照片,才猛然想起今年沒有裝飾聖誕樹,難怪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馬恐龍說話,沒近視也變老花

11月24日星期二,我們偉大的領導馬恐龍同志再度向全國同胞發言。由於感恩節即將到來,我決定效法川普赦免火雞,赦免我家的電視機–阻止自己不要觀看馬同志演說,以免伊斯蘭恐怖份子上身,將電視機斬首,那就不好了。
但我倒是很想知道,馬恐龍同志會不會赦免法國人民,學習總加速師同志,達到全國脫貧,讓他們都能夠正常購物、團聚度聖誕和跨年,還是要繼續進行他的疫苗計劃,讓全國六千六百萬人民既脱又貧,只有藥廠賺到翻呢?
媒體5分鐘快篩法

出處:FranceInfo
要識別媒體是否說真話還是在呼嚨讀者,看這種報導是其中一種方式。法國自從第一次封城之後,整體經濟受到極大打擊,封城期間(T2-第二季)人均PIB劇降11.5%(見countryeconomy.com),「法國新聞」(Franceinfo)卻報導說十月失業率降了1.6%。真實的原因是失業者超過領取失業金期限,被除名了。把這種不實新聞拿來當頭條誤導民眾,已經不是這間國營新聞台第一次做的事情了,其他媒體也沒有好到哪去。

出處:countryeconomy.com
【小公主】的隱喻


這兩天突然想起小時候超愛看的【小公主】故事。網路上竟然能找到以前媽媽買給我的東方出版社版本,記得後來還出了電影版,裡面的小演員們也早已長大成人。
我最愛的段落是神秘人物開始差人送珍貴的物資給莎拉,拯救她脫離苦海。莎拉最後被不僅找回她原本的地位與尊嚴,繼承了父親的遺產,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小公主。
今年聖誕老公公會不會失業呢?
今年聖誕老公公會不會失業呢?
11月12日是二度封城的第二週,法國總理宣布「非必要」商店繼續停業,並且暫不強化防疫措施。所謂非必要商店為:理髮院、書店、餐廳、咖啡館、健身房……政府並預告,餐廳與咖啡館即使在12月1日預定的解封日期過後,仍然不能恢復營業。
至於聖誕節呢?目前政府並未宣布是否12月2日解封,一切都要看未來兩週的疫情發展。封城後的感染人數確實大幅減少,但政府一直未能有效隔離感染者、法國人自己也缺乏自覺,一切的一切都讓疫情在法國處於失控狀態,而法國產業數位化不足,更使得很多沒有在網路上有任何發展的商家,完全斷了銷售的機會。相較於亞洲國家,法國的數位應用算是相當緩慢,例如手機支付在法國仍然是罕見的消費方式。
封城的臉孔

封城如果有臉孔,必定如新月般隱晦。
封城到現在已經一週了,起初馬恐龍剛宣布的第二天就要封城,所以有的衝去商店存貨,有的逃離巴黎等大城市,可說是一片兵荒馬亂。時值掃墓節假期,由於政府容許度假人潮回家,我便趕緊趁還能外出時跑去外省朋友家散心,享受幾天寬敞的生活空間和友人的陪伴,因為等我回巴黎後,就又要回到孤單、被關在小空間裡的生活了,每天只能放風一小時或出去買菜,不能到別的省份去,沒填外出單會被罰135歐元,這跟坐牢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