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反對剝奪用藥權遊行與太極門案,揭露了台灣媒體

816遊行海報

8月16日,在台灣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花蓮五地,同時舉行了一場名為「反對剝奪人民用藥權」的遊行。這是一場由揭露台灣綠共的前youtuber低級黑小明擔任代言人的遊行。之所以說是「前」youtuber,是因為小明原本有好幾萬粉絲的一正一副Youtube頻道,竟然前後被直接刪除,副頻道被刪除時連警告三次都未滿,依照Youtube箝制言論的專制程度,Youtube就跟共產黨沒兩樣,他們雖然用內容不適合、違反Youtube規定來封號,但其實他們永遠不會跟Youtube主解釋真正的原因。就如中共發布的資訊必須反過來看,Youtube封號的真正理由也依樣,越被封號越表示此人觸犯Youtube共產黨的敏感訊息,並表示小明揭露的內幕非常敏感,而且可信度極高。

閱讀全文〈816反對剝奪用藥權遊行與太極門案,揭露了台灣媒體〉

Brandy Vaughan:一個良心發現而起底製藥業的女人

布蘭迪・沃恩(Brandy Vaughan)是一名反疫苗運動家,曾在默克藥廠擔任三年業務。她形容自己是 「一位前製藥業從業人員,其使命是通過教育人們了解藥品和疫苗的真正風險,創造一個更健康的世界」。她創立了 「了解風險」(Learn the Risk),以應對強制性疫苗接種法。根據《了解風險》的簡介,布蘭迪在製藥業工作期間銷售了Vioxx,一種被發現讓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一倍的止痛藥。布蘭迪的領英頁面介紹寫著:「我成立了501(c)3教育性非營利組織 「了解風險」(前身為疫苗安全委員會),以應對制藥業為盈利而使人們生病的議程–並剝奪我們拒絕醫療程序、治療和藥品的權利。我揭露了醫藥產品非常真實的危險以及該行業、媒體和政府之間的腐敗。」

閱讀全文〈Brandy Vaughan:一個良心發現而起底製藥業的女人〉

共業以及業力結算

前梵蒂岡駐美大使維加諾大主教

印度神童阿南德說過,由於人類以不自然的方式治療新冠肺炎,他並不看好預防接種能改善疫情。世界上很多秉持良知的醫生出來說明疫苗成分、PCR測試問題,但是他們的聲音都被大力打壓、被斥為胡說八道,連法國諾貝爾獎科學家Luc Montagnier都被污名化,而在主流媒體上面宣傳疫苗的有時卻是一些名不經傳的醫生。

BUGNOLO神父要大家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潮有心理準備。

前梵蒂岡駐美大使維加諾大主教在一本關於冠狀病毒疫苗問題的書的前言中,譴責這種在生產和測試中使用流產嬰兒組織的疫苗的邪惡本質。他認為這種疫苗是全球主義意識形態的工具,是 “反人類、反宗教和反基督的”。維加諾認為,”撒旦教徒提出的墮胎是一種真正的、適當的宗教儀式,”他認為,在這種撒旦的世界觀中,通過受墮胎污染的疫苗,人們會成為撒旦反教會的成員。Mors Tua Vita Mea(你的死亡就是我的生命)是意大利關於受墮胎污染的冠狀病毒疫苗的書名,維加諾大主教為該書作了前言。它的副標題是。”目的不能證明手段的正當性”。… 我們不能不看到它[疫苗]的作用,恰恰是它的 “神秘 “價值,使我們集體接受人類犧牲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最無辜、最無助的生物,即妊娠期第三個月的子宮內的嬰兒,被犧牲和肢解,以便從他仍在悸動的身體中提取組織,用來生產一種非治療方法,一種非疫苗,它不僅不能治愈病毒,而且很可能導致比Covid本身更大的死亡比例,特別是在老年人或那些病人身上。

閱讀全文〈共業以及業力結算〉

我們會贏得這場戰爭

原發表日期:2021年6月12日

我正在為brandnewtube.com整理一本我所有視頻的文字記錄書。當我正在處理這些記錄時,我發現了9月16日的這段記錄。我認為值得在我的網站上發表其中的一部分。

我仍然相信我們會贏得這場戰爭,但你和我必須努力戰鬥。視頻、廣播節目和示威是一個燦爛的開端,但這只是一個開端而已。所有這些都很壯觀,但它們不能阻止聯合國、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以及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竊取你的生命和靈魂。

閱讀全文〈我們會贏得這場戰爭〉

疫苗對話

我傳了一些打疫苗後遺症相關影片給親戚看。

舅舅:「我們兩個和朋友一起都是打莫德納疫苗,大概有十人以上,至今四個月了,沒有人出大副作用,不要聽信假新聞!」

我:「我不認為那是假新聞,我天天都看到不同的疫苗注射後身體產生磁性的影片、血栓事件、有法文的、中文的、英文的。有人有反應,有人沒反應是正常的,但是我不相信這中間沒問題。

疫苗後遺症相關新聞:四位英航飛行員打疫苗後死亡,英航與英國政府進行「危機討論」(Four British Airways pilots have died, and that British Airways is in “crisis talks” with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bout these deaths) 

閱讀全文〈疫苗對話〉

真朋友還是假朋友?在社群網站上裝熟會適得其反

我對臉書「朋友」的促銷招數熟到不能再熟悉,這次我乾脆幫雙方節省時間,搶先一步講了對方的台詞,結果對方還一直要打電話給我介紹他的服務,其實打電話就是想要成交,但是他前面的鋪路跳了好幾步,所以後面我就婉拒了。
 
後來我才知道,我不是搶先一步,而是搶先好幾步😂😂😂
 
步驟大致如下: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跳脫思考框架?

跳脫思考框架不是容易的事。一直到現在,我也不能說自己就沒有被制約。我相信我還是多少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只是離開學校的日子越來越遠,學校的記憶也就越來越淡。

如何跳脫思考框架?

第一步:認知

如果想要跳脫,必須先認知到自己的思考被限制這件事。改變是一件痛苦的事,人性是非到不得已,不會輕易改變。很多時候,人寧可承受一些痛苦以維持現狀,除非痛苦大到讓他覺得不值得,他才會採取行動。如果覺得現狀很好,也就沒有必要改變了。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是住在法國好幾年之後。我並不是說你一定要移居國外才能改變認知。有時候生命中出現天崩地裂的事件,也足以動搖一個人的認知,只是文化衝擊往往會是個契機。沒有衝擊就不會有衝突,沒有衝突就不會思考,沒有思考也不會有行動。

人在一個地方住久之後,或者跟同一群人來往久了之後,會出現同溫層現象。而這個同溫層現象未必會隨著出國而改變。

有很多人出國之後,會將他們在國內的思考模式與習慣帶到國外。如果我們在國外還是跟自己的同鄉來往,而沒有跟當地人交流,會很難深入當地的文化,就會變成旅居而不融入。當然,我們是外人,有些民族的個性並不是熱情擁抱外來移民,就需要外來者採取主動。

有一句名言說:你是你最親近五個人的平均值。中國諺語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好友是什麼樣子,我們大概也跟他們八九不離十。是人都會變,離開同溫層,不是叫你把老朋友棄之蔽屣,而是好好想想,哪些人適合你,哪些人只是利用你,哪些人你只是應酬應酬,交淺言深?

主動參加新活動(線上或線下)是更新朋友圈的最好方式。接觸新朋友,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

能對我們造成最大傷害的,往往也是和我們最親密的人。親情、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勒索、指責,有如吸血鬼耗盡我們的能量,而最後只落得一句:「我都是為你好」、「都是你的錯」。離開這些人,也同樣要從意識到、認知到開始。

我自己意識到侷限的思考框架,是在去年美國大選時。明明發生了那麼大的問題,全世界主流媒體竟然只有一種說法。我雖然後來不再看主流媒體,卻也自問:不看電視OK,但是真正的資訊在哪裡?我想到,這些主流媒體20多年來如何陷害我家人,如何辜負媒體的社會責任,至今不改,我們為什麼還要信任他們對其他事情的報導?我們為什麼會覺得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不會發生在其他主題上?

那時候我和朋友一談,他起了一個頭,我就跑去網路上挖,結果越挖越多,從美國大選為起點,發現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

Continue reading

法蘭西會亡國!法國前部長菲利浦・德・維利耶揭露疫情背後真相

法國政壇高級官員、作家,菲利普・德・維利耶(Philippe de Villiers)於今年四月出版新書「明天過後」(Le Jour d’Après),評論馬克宏的防疫政策,並揭露主流媒體刻意不報導、疫情背後的內幕。該書上市後迅速成為暢銷書。5月16日,德・維利耶接受法國南方電台(Sud Radio)訪問

菲利浦・德・維利耶是一位傳統派法國政治人物。他在擔任旺代省(Vendée)副省長時,創立了夜間表演節目「系列電影」(La Cinésérie),後來他轉變為知名的戲劇城布衣杜福(Puy du Fou)。他曾任部長、議員,著作多本文化思考書籍,捍衛法國傳統基督教文化,他反對法國伊斯蘭化,認為是法國衰落原因之一。

他在法國有一定知名度,但也不是特別知名。畢竟他年事已高,退隱政壇多年,一直要到最近出了這本暢銷書之後,德・維利耶的人氣再次上升。畢竟,再過幾個月就是總統選舉了,他的大動作不免引人遐想。

Continue reading

網路商機與陷阱

時不時就有人在網路上招我做各種生意:

排名如下:

1. 虛擬貨幣:經濟不好,很多人跑去做虛擬貨幣。我實在很不喜歡虛擬貨幣,幾年前曾經用很少的錢做了測試,我實在很不愛他的高度投機特質,雖然招募者會跟你講另一套說法。

Continue reading

相信權威,還是相信自己?

crop couple holding hands on sofa

我發現幾乎周圍的朋友都要去打疫苗,差不多是爭先恐後去。

我不是醫生,不過我練氣功34年、研究營養好幾年,也知道疫苗的一些特性。最主要是我自己的養生方式,20幾年來從來都不吃藥,我的健保都是用在牙科,從來不看醫生,連止痛藥Doliprane都不吃。我知道,這在某些人眼裡差不多就是怪胎了。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