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確診後續

週日,助理經理也中獎了,她也打過疫苗,可能是被她唸國中的女兒傳染的(所以疫苗是在保護啥?)。

幾個接觸傳染的嫌犯同事包括我在內,都在等待健保的電話。曾任職健保的同事菲菲建議我們打新冠專線,我們一開始還懷疑,週日健保有上班嗎?結果還真的有,只是不意外的很難打進去。
幾經折騰,其中一位連絡上健保,健保說她沒有看到確診同事的通報,可是確診同事明明網路通報了。

WTF?搞了半天,菲菲說,很可能健保爆忙,她的網路通報沒用,必須要打電話。

閱讀全文〈同事確診後續〉

辦公室兩人確診新冠

我的部門今天雞飛狗跳,因為一個部門裡有兩人驗出新冠肺炎,其中一個還打過疫苗,而這兩人週三還有來上班,所以我們全部變成與病人有接觸史的嫌犯,其中幾個沒打針的包括我在內更變成焦點,因為根據目前的規定,我們應該要立即離開工作崗位、測試並待在家隔離。其中一位同事就坐我旁邊,另一位坐在我右後方。我對面的同事說我應該要馬上回家,但我當下不確定情形所以按兵不動。公司早上啥也沒說,下午有人問了才說,根據人資的解釋,目前的法規不管你有沒有打針,只要回去測試陰性就可以來上班。

有同事以前在健保上班,她說完全不是這樣的,她說如果你得了新冠,須向健保通報接觸的人中有哪些沒打疫苗,然後健保會聯絡我們讓我們以病假處理,之後要隔離一週,若為陰性再回去上班。我聽到同事生病的消息表現得很淡然,同事覺得也太淡然了lol,因為我旁邊就是其中一位確診的同事。

閱讀全文〈辦公室兩人確診新冠〉

告別壓力山大的2021,進入變化更快速的2022

一年又過去了,12月31日看到唐綺陽占星時,回顧2021年下半年,天啊真是超級準。去年下半我找到了一份很有挑戰,但硬體條件很嚴苛的工作,並第一次在法國加班,同時又接到翻譯工作–這是我夢想的生活方式呀!我之前多想要能夠常常接到翻譯工作,所以當我同時獲得這些機會時,我選擇有機會就做。說實在,真的是爆累。有一陣子我經常夢見公司,淺意識中害怕做錯,也睡不好,經常打呼,有時自己還會聽見。只有週末能夠好好休息,因此,我差不多都拿來補眠,都沒有去外面社交,反正,沒有疫苗護照,是無法去電影院和餐廳的。

在這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專業技能。雖然薪水就此專業來說算低,但也就當作一邊領薪水一邊學習。

工作繁忙之外,家裡的事情也是一大隱憂。幾個月前在外租屋時,我本來準備要回國,就沒有特意要求住處的方便性等因素,結果這個計畫由於法院程序過於冗長,被迫取消。此時,本來我的住處只有我,後來原本長居於此的室友回來後,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他和房東同吭一氣欺負我,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我身上。一開始我不想起衝突沒有發聲,後來我立場越來越強硬,也意識到一場法律之戰不可避免。他們或許沒有料到我會這麼強硬,但是我也必須盡可能找到一個符合預算、又不特別要求一定要長約的房東。這是一個很累、很辛苦的過程,但我一定會撐過去。請為我祈禱!

謝謝各位的支持。

公家機關眾生相

要是能沾到公務員的邊,即使才工作兩個月都能借到房屋貸款!

如果你住法國又買過房子,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有長期契約的員工,一般是法國銀行的最佳貸款對象,長期契約一般也要從三個月的短期契約開始。現在法國公司越來越少給長期契約,很多人只有短期契約,從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也有延長到十個月的。但是有時候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那種有名的倒不了的機構,如Urssaf、健保局……那即使你才剛開始工作,你也很有可能拿到貸款!公家機關就是這麼牛。

閱讀全文〈公家機關眾生相〉

疫苗護照開始成為員工招募要件

自從馬克宏實施強制疫苗護照之後,就業市場上開始出現在徵人啟事中要求疫苗護照的條件。例如這家賣助聽器的公司,就在徵人啟事中註明,由於政府要求健康產業,包括助聽器產業工作者,必須要有疫苗護照,只要是同一辦公室的員工都必須要有疫苗護照才能辦公。

這顯然是在造成打疫苗與不打疫苗者彼此的對立,並且嚴重影響不打疫苗者的工作權,刻意破壞法國經濟,再怪到不打疫苗者的身上。

法國真的還是自由、平等、博愛的民主國家嗎??

網路商機與陷阱

時不時就有人在網路上招我做各種生意:

排名如下:

1. 虛擬貨幣:經濟不好,很多人跑去做虛擬貨幣。我實在很不喜歡虛擬貨幣,幾年前曾經用很少的錢做了測試,我實在很不愛他的高度投機特質,雖然招募者會跟你講另一套說法。

Continue reading

再小的行動都勝過癱瘓不動

早上一個從事表演藝術的朋友打給我。我2019年認識他的時候,他正在籌備新專輯。2年過去了,一場疫情打亂了他的出片計畫,目前他仍然繼續錘鍊他的歌曲,但出片時間遙遙無期。

過去他都請學生幫他經營社群網站,但現在他似乎茫然不知所從,也很久沒有更新社群網站了。由於我本身就是社群網站小編,我建議他還是要持續貼文、發表動態,不只讓原來的粉絲跟進他,也要招攬新粉絲。

Continue reading

不只是封城

Source : Twitter
看到這則推文,非常能理解文中母子的心情。有不少台灣朋友說法國不願意犧牲少數人權益,所以只能選擇封城,但在位者從來沒有問過人民願不願意犧牲少數人權益,換取多數人封城?他們就是做了,而且其實很多數字根本無法查核,一切都是上面說了算,他們說什麼時候封城、宵禁,我們只能照做,語氣就像訓小孩「目前不打算宵禁……但是隨時有可能改變」,……我一直嚴重懷疑總理發言的時候花了很大的力氣不要笑出來。也就是同一批人自行決定只要自願在家隔離七天就好,遠不是台灣的14天+7天自主管理這種嚴格但有效的做法。媒體最喜歡報導那些犯規的人,「搶在宵禁前開趴」、「群聚狂歡」,但是卻沒關注沈默的大眾。所以如果你經常收看主流媒體,你會覺得法國人都不守法,但你卻看不到那些守法而默默承受後果的,另一種法國人。
如果大家要談尊重,所謂的尊重,是不是應該至少問過人民?沒有。那他們為什麼不問?為什麼堅持明明沒有用的封城?還是說他們志不在消滅病毒,是要藉著消滅病毒,達到其他目的?我周圍的法國朋友,是有一部份說「哎啊換成別人在馬恐龍的位置上也不見得做得更好」,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馬同志深得老大哥精髓。

閱讀全文〈不只是封城〉